北京市土地腾退案例:代理6个月未提一诉收获3套房+1000万元补偿,段福惠律师速胜腾退大战

导读:土地腾退,是如今一些地方新“冒”出来的一种说法,而其实质往往是城市周边村镇的棚户区改造,就是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而一些地方惯用此法来混淆概念,从而实现尽力压榨被征收人补偿权益,节约征收成本的目的。下面这起发生在北京市海淀区的案件,在明所的资深征收维权律师段福惠仅用6个月时间,未提起一个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程序,就帮助被征收人获取了数倍于委托前的补偿结果,可谓征收维权律师应对腾退案件的成功范例。

【律师介入:腾退难道是法外之地?】

委托人曹先生在北京市海淀区某村拥有合法房屋,建筑面积140平方米。2016年8月,海淀区政府发布《腾退公告》,称为改善当地居住环境和全区整体形象,决定启动涉案区域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由某村村委会为腾退主体实施土地腾退及房屋拆迁。经评估、协商,拆迁方只同意给予曹先生一家100平方米的安置补偿面积,别的什么也没有。这一结果曹先生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遂拒绝签订补偿协议。2016年10月,曹先生来到专业从事征地拆迁维权服务的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找到长期代理北京地区征收案件的资深律师段福惠帮助其维权。

委托人向段律师提供了涉案项目印制精美的《宣传手册》,项目的征收、补偿情况即展现在律师眼前。经验丰富的段律师很快意识到涉案项目系以腾退名义实施征收,本身就欠缺法律依据,遂决定发动政府信息公开攻势,将项目情况查个底儿掉。于是,在律师的指导下,委托人向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海淀分局申请公开涉案项目的土地征收批准文件;向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申请公开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预审文件;向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公开项目的立项批复文件。

很快,市发改委答复指出申请的立项批复文件不存在,市国土局海淀分局答复称部分土地征收批准文件不存在。至此,涉案项目的违法情形已彻底暴露。

【维权成功:补偿结果成倍提升】

段福惠律师在全面获知项目情况后开始和委托人一起投入协商、谈判之中。村委会及当地政府深知涉案项目存在的诸多法律漏洞,故协商沟通的平台始终较为通畅。时间到了2017年3月,涉案地区的拆除房屋工作持续开展,拆迁人员开始在委托人的院子周边建围挡,影响委托人房屋的通行及正常居住使用。拆迁人员甚至扬言如果再不签订协议,就要对曹先生实施“帮拆”,即威胁强拆。段律师随即向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发出《要求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申请书》,讲明涉案房屋情况,敦促警方履行法定职责保障委托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委托人与村委会持续进行着沟通协商。

终于,剑拔弩张之中峰回路转,委托人终于与拆迁方就补偿安置问题达成了一致:拆迁方提供3套安置房和1000万元出头的补偿,曹先生愉快地与之达成了补偿协议,全案以段律师一方的胜利而告终。

对于此案,段福惠律师表示,“腾退”一说并无法律依据,系地方政府在实践中自行发明创造的事物。但无论如何,腾退行为的本质仍是政府主导的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问题,其在实体和程序上都必须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并适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原则精神,而绝非法外之地。最基本的道理是,村委会依法是无权开展所谓“腾退”行为的,这类行为的实施主体就是违法的。

相关新闻